为什么美国人热衷各种荒野?
Source: http://view.163.com/16/0331/19/BJGS143C000159OQ.html
“荒野”是美国人的特殊情结,小李的成功不是偶然。
小李的奥斯卡取经之路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助其封帝的作品就是最近正在国内院线热映的电影《荒野猎人》。
《荒野猎人》剧照之与熊搏斗
稍稍回顾一下美国此前的影视作品,便不难发现,荒野题材类作品频频出现,且都获得了市场或观众口碑上的肯定。
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电影《荒野有情天》、《荒野生存》、《涉足荒野》、《荒岛余生》及电视节目《荒野求生》等。
为什么美国人热衷荒野?《热观察》栏目梳理发现,美国影视作品的“荒野”情结,或许与美国的历史、现实及文化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联系。
1980年电影《荒野有情天》海报 2007年电影《荒野生存》海报 2014年电影《涉足荒野》海报
2015年,奥巴马参加美国探索频道的《荒野求生》节目
驰骋荒野,熔铸精神
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废除了英国政府为有效控制殖民地而颁布的禁止移民西进的敕令,大批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和欧洲等地的移民得以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前往广阔的西部寻找谋生的机会。
美国历史上长达百年的西进运动由此开幕。
尽管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当时还是一片贫瘠的不毛之地。移民们在全新的土地上开展了艰辛的“拓荒”活动。征服荒野的过程锤炼和锻造了一种极富特色的美国精神。
美国边疆学派的创始人特纳就曾在《论拓荒精神的历史作用》一文中指出,“美国思想的显著特性是依靠边疆形成的。”
19世纪美国西部地区的自然风光
为了在荒地上存活下来,移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来开垦荒地。因此,在西进运动开展后的较早时期内,拓荒农民构成了拓荒人员的主体,是美国西部开发事业的核心力量。他们必须根据西部地区土壤和植被的实际状况来调整其开垦的具体方式。比如俄亥俄州、印第安纳东部、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属于森林带,在繁茂的原始森林开垦土地,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现存的美国西部原始森林风光
据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加里·纳什的《美国人民》一书记载,最先到达的拓荒者们基本上会选择在林木比较稀疏的地方和溪流附近开垦土地。他们先清理地里的树木,再用随身携带的斧头砍掉灌木丛和树。碰到有些不易砍伐的树木,他们会采用“环状剥树皮”的古老方法,即沿着树干剥下一圈树皮,然后以火烧之。这样的垦荒方法相当低效,却也别无选择。一般而言,一个拓荒家庭一年只能清理出3-5英亩左右的农业用地。
拓荒者们随身携带的工具为简易的斧头
而比在森林带垦荒更难应付的是在属于草原带的伊利诺伊州中部、印第安纳州西部和威斯康星南部地区垦荒。草原地区草丛绵密,草根缠结紧密,部分草根更是深达6英尺。这里秋季干燥,极易发生火灾。拓荒者们只能采取迂回战术,先种植草皮作物,便于之后用斧头砍掉草根,然后播种。为了应对火灾,他们还在农场边缘修起了防火的条沟。
与艰难的开垦方式相呼应的是拓荒农民们早期贫乏的物质生活状况。开荒初期,农民们携带的食物已所剩无几,加之作物尚未成熟,他们只能吃野物。由于缺乏现金,他们只能自己制作衣服、被褥等物品。农民们常穿粗糙的麻质衣物,其最早居住的房屋也是简陋不堪,以森林地带的小木屋、草原地区的茅草房为主,甚至还有用硬纸板和油毡搭建起来的棚屋。这样的屋子根本无法驱热御寒,更不可能抵挡住狂风暴雨的侵袭。
尽管开荒面临着诸种困难,拓荒者们始终坚持耕作,大量荒地得以转变为商业化农场。大规模的谷物种植业和畜牧业开始飞跃式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制造业、运输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也得以崛起。拓荒者们征服荒野的雄心在多番波折后终于实现。
随着西进运动的发展,原先的不毛之地逐渐蜕变为城镇
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凸显的诸如“独立自主、善于挖掘自身的能量”、“不畏困难、一心追求成功”、“注重尝试和创新”的品质也被历史所铭记而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开拓进取的美国精神。
正如特纳所总结的,“粗暴、强健,加上精明、好奇这种特性;头脑既切合实际又能别出心裁,想的办法快这种特性;掌握物质一类的东西,手脚灵巧,不过艺术性差,但做出来的东西使人产生伟大有力的感觉这种特性;精力充沛,生气勃勃的特性;个人主义突出,为善为恶、全力以赴这种特性——这一切都是在开发边疆时奠定的特性。”
血泪之路,纷争四起
西进运动时期,除了那些自愿前往西部的拓荒者们,还有一部分人被迫离开自己所在的土地,被迫与西部荒野建立联系。他们就是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对于这部分印第安人而言,西进运动不是一条开疆拓土、繁荣经济的辉煌之路,而是一条充斥着压迫和不公的血泪之路。
由于西部荒野是这段残酷之路的终点,“荒野”亦承载了美国历史的灰暗面,铭记着那些被牺牲的群体,时刻提醒当代美国人反思族裔融合与平等的问题。
19世纪的印第安人
1830年,出于缓解东部地区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等原因,美国国会通过了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强迫印第安人迁移法》的提案,原本居住在美国东部地区的印第安人必须要迁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领地”。
1838年,大量切罗基人向西迁移
切罗基人迁移路线示意图
居住在佐治亚州的切罗基人属于易洛魁族系的北美印第安民族。在搬迁问题上,切罗基人不愿意轻易妥协,他们向美国的最高法院起诉佐治亚州政府,要求维护其对世代居住的土地的所有权。
小部分切罗基人选择了妥协,踏上了离乡背井之路,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继续抗争。到1838年为止,只有大约两千名切罗基人离开了佐治亚州。联邦政府派出了约七千名携带重火力武器的士兵进入切罗基人领地以迫使其迁移。为免遭杀身之祸,剩下的切罗基人只好匆匆西迁。西迁之路颇为漫长,沿途瘟疫流行,食物奇缺,约有五千名切罗基人死在了路上。其它印第安部族,如乔克托人、契卡索人、克里克人、塞米诺尔人也遭受了类似的命运。
据部分学者推测,在这一时期,大约有超过十万的印第安人被卷入了西迁事件,有近两万人在路上丧命。1987年,美国国会把这段血泪之路定为“国家历史之路”,试图以此来祭奠在西迁中受尽苦难的印第安族人。
国家历史之路“血泪之路”标牌
诗化荒野,克服焦虑
“荒野”题材的影视作品在美国的兴盛,不仅因为荒野与真实的美国历史紧密相连,还在于其经由文人雅士的浪漫化、诗意化想象后成为克服现代性焦虑的重要意象。
《荒野生存》剧照/“自由和单纯的美丽,是世界上最不应该错过的东西。”
《荒野生存》剧照/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主人公“涉溪”、“拥浪”、“临海”、“奔跑”
随着美国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自然环境被大肆破坏,人与自然彻底分离,失去了完整性的人类面临着种种精神困惑,丧失前进的方向。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强调要“寻归荒野”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应运而生。这一思潮将荒野诗化为“未受污染的、纯朴的、美好的自然状态”,并以此作为抨击“邪恶的工业世界”的武器。
杰克·伦敦在《荒野的呼唤》等作品中对荒野蕴涵的正面意义有所阐述。他认为具有特殊意义的荒野是对文明世界厌恶的产物,这种厌恶鼓励人们去远离城市、远离人工雕琢的蛮荒之地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他坚信荒野具有一种使人重获新生的魔力。福克纳同样认为荒野是值得追寻的存在。在其小说《熊》中,作为主人公的小男孩在森林里遭遇了不同种族的人和无数飞禽走兽,随着他的成长,他逐渐摆脱了文明的伪饰而融入了原始的荒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亦塑造了一个试图摆脱循规蹈矩的文明社会约束、对西部荒野怀揣美好想象、坚持要前往边疆展开自由生活的年轻人形象。
就这样,经由浪漫主义的发挥,“荒野”具有了理想化气质,成为人们追寻诗意生活、挣脱世俗束缚的象征。